自行招标风险分析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十二条,招标人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实际自行招标过程由于自身的原因,招标文件编制的质量、过程控制、程序出现漏洞等问题时常发生,导致一些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出现重新招标的现象,甚至出现围标串标等违法事件出现,今天小编梳理自行招标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问题。

  1.招标文件编制质量不高

  这是自行招标最常见的问题,如招标文件前后不一致,如投标有效期在前面是90天,后面又出现120天等;对投标人的资质要求不明确,特别是对于政府采购资金,不明确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具体要求;对现行法律法规不清楚,如目前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价格优惠从以前的6%-10%上升到10%-20%等等。

  2.评标过程不规范

  在评标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如投标截止时间过了1分钟,还能不能接收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可能有些自行招标的单位就会接收,因为如果不接收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这个项目可能因为投标人不足3家而流标了;又如,在对投标人进行评审时,发现有些投标人存在签字盖章不全的,或者未提供营业执照的,要求投标人在会后进行补齐,等等一系列不规范操作对招标人自己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经受不住审计。

  3.存在围标串标的风险

  自行招标,难免就会有人情分在里面,如招标人实际操作人员与某企业认识或者关系,对该企业泄露相关的信息,就导致了串通投标,对招标人甚至招标人企业领导都是一种潜在风险,不可不察。

  还有其他风险,也不能一一列举,既然风险这么大,为什么不花点小钱请一个专业的招标代理机构呢,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北京裕涛招标代理有限公司

2022年8月25日 20:45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