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中标的看法及防止对策
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单位采购一批消防设备,预算1000万元,共有15家投标人参与投标,其中价格分占30分,设备技术参数占50分,设备技术参数需要提供检测报告,价格分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报价最低的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其他报价人的价格分统一按下列公式计算:报价得分=(评标基准价/报价)×价格权值×100%。
其中投标人甲的报价为450万元,远低于其他投标人价格,因此其价格分比其他投标人高出一大截,同时其提供的检测报告上的技术参数,均满足招标文件文件要求,故其这两项得分就已经80分了,技术分只有20分,其技术方案、售后、培训等均无重大缺陷,经评审后,其得分最高,被评标委员会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由于现场有甲方代表,他们对投标人甲的价格和项目实施能力提出质疑,认为投标人甲是否能够完成整个项目的交付。因此要求投标人进行澄清,投标人甲澄清说明投标报价没有问题,自身管理、采购成本均低于市场平均价,故其不属于低价。甲方的疑问是有道理的,市场询价1000万元左右,500万元不到就能做下来,不亏本才怪。
低价中标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如何在招标时避免这类问题呢,小编想还得从评标办法来着手,就是价格分的计算方法,上述的计算方法存在严重缺陷,对于货物类招标,可参考工程类报价偏差率计算方法,评标基准价确定方式, 当有效投标家数<6 时,全部有效投标报价参与评标基准价的计算, 当有效投标家数≥6 时,去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低有效投标报价,其余有效投标报价参与计算, 各有效投标报价评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
报价偏差率为各有效投标的评标价格减去评标基准价之后再除以评标基准价,得到,反应投标人的报价与中间值的偏离程度。再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如投标报价低于最高投标限价相应价格的85%(具体数值由招标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定),并且低于所有参与计算的投标报价相应价格算术平均值的 90%(具体数值由招标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定)时,则视为该投标报价低于成本。通过这两种方法,我想敢报低价的人就会大大减少。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北京裕涛招标代理有公司。